看见智慧之美 遇见时代之光——走进中国建筑防水博物馆
中国建筑防水博物馆始建于2003年,坐落于北京东方雨虹防水技术有限公司院内,由中国建筑防水协会(原中国建筑防水材料工业协会)主办,北京东方雨虹公司协办。
博物馆分为古代、近现代两个展区。古代防水展区展示的是以建筑结构为主的防水策略与物件,如何在岁月的洗礼下,守护古建筑的坚固与优美。近现代防水展区聚焦于沥青等现代材料如何成为现代建筑防水的核心,揭示科技进步对提升建筑品质的重大贡献。
每个展区都以其独特的视角洞见了防水技术在更迭演变中显现的智慧之美,时代之光。
风雨不动安如山 守护人类文明跨越千载
在远古时代,人们为了基本的生存繁衍,就地取材,采用茅草、土阶等自然材料搭建了最初的居所,并借助其天然排水特质,满足基本的防水需求。建筑从诞生开始,防水技术便与之相依相伴,风雨不动安如山,是我们跨越千年的夙愿。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改造大自然有了更深的探索与追求。人们开始匠心独运,以烧制砖瓦取代了简陋的茅草,开启了防水技术发展的新纪元。秦砖汉瓦的广泛应用,不仅令建筑的防水性能大幅提升,还赋予了其更持久的使用性和生命力,使得如长城、故宫等历史建筑得以穿越千年,屹立不倒,守护着人类文明的赓续传承,闪耀着人类文明的璀璨光芒。
中国防水博物馆古代厅的展陈,按照历史沿革精心挑选了中国古代最有典型意义的建筑防水工程,用实体模型和展板的方式详细展示。
按历史脉络,中国古代建筑防水可以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分别命名为:茅茨土阶、秦砖汉瓦、五色琉璃、金碧辉煌,分别代表了原始社会、秦汉、唐宋、明等四个历史时期。
博物馆里播放的影像资料和陈列的来自古建筑修缮现场的遗留构件,为参观者提供了沉浸式的历史体验。
每一段影像、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诉说着过去的故事,游走于其间,人们仿佛穿梭于历史的长廊,与古人们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这既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对抗与斗争,更体现着二者的和谐共生,天人合一的理念在这里被体现得淋漓尽致。这也是人类探知未来,改造世界的智慧结晶。
“为人类、为社会创造持久安全的环境”,这是东方雨虹一直以来坚守的使命。“风雨不动安如山 守护文明跨越千载”这也是雨虹人最美好的期许与愿望,雨虹人将这一信念深深地烙印在心上,流淌在滚烫的血脉之中。
“虹”动东方 拥抱世界的美好与未来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中国开始接触并采纳柔性防水技术,这一西方技术的引进,不仅颠覆了传统的硬质防水方式,也极大地提高了建筑防水的效率和可靠性。
中国防水博物馆的近现代展厅通过百年足迹、发展之路、行业映像三大版块,以时间发展为轴、以建筑防水产品为主线,辅以现代化科技展示方式,集行业历史演进、防水机理科普于一体,将我国近现代建筑防水事业近百年发展历史浓缩于一方天地。
近现代展区详细记录了20世纪40年代至今,我国在近现代防水技术领域的重大进展:从第一条纸胎油毡生产线,到改性沥青卷材生产线,再到高分子卷材生产线、PVC片材生产线,以及防水涂料生产装置的发展。
这一连串的技术革新和生产力的飞跃,不仅映射出中国在近现代防水技术领域的辉煌成就,更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缩影。每一次技术的突破和产业的升级,都离不开这一代建筑材料匠人的深耕不辍与智慧探究,是人们对美好生活不懈追求的结果。
进入21世纪后,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大幅提速,高铁从零到突破4万公里,北京成为双奥之城,大型机场、水利水电工程遍布大江南北,地铁、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利用、装配式建筑等基建项目纷纷涌现,居住质量大幅提升。
在这一时期,各种新材料、新工艺、新构造、新装备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各类政策、法规、标准纷纷出台,进一步促进了行业的大发展,中国建筑防水行业进入了高质量发展时期。
伴随着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品种的不断增加,东方雨虹根据各种不同工程的需求,创新研发出“雨虹”系统防水解决方案,成功应用于人民大会堂、中华世纪坛、三峡水电站、北京地铁、首都机场、京沪高速、**直属粮库、央视新址、水立方、鸟巢、奥运村等众多国家重点工程上。
自1995年进入建筑建材领域以来,东方雨虹不断以“创新”为王,研制出全球项尖的防水材料与技术,从参建大国重器的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到守护百姓人间烟火的千家万户,东方雨虹都以强大的新质生产力赢得了市场的信赖与认可。
2015年,东方雨虹加拿大公司、北美公司相继成立;2016年,与德国DAW SE集团开启战略合作,大力拓展了中国建筑涂料海外市场;2018年,东方雨虹全球卓越研发中心在美国成立……在拓展国际市场,走向国际化方面,东方雨虹一直在路上。
“成为全球建筑建材行业最有价值企业”是东方雨虹的伟大愿景,相信,作为建筑防水的领军企业,东方雨虹将引领中国防水“虹”动东方,跻身世界先进防水之林,拥抱世界的美好与未来。
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人类智慧的绽放之美与时代发展的璀璨荣光都将在中国建筑防水博物馆经久不息,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