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惑与陷阱:假离婚买房,诉讼揭开真相
摘要:
【诱惑与陷阱:假离婚买房,诉讼揭开真相】北京一对夫妻通过“假离婚”绕开限购政策买房,却因一方拒绝复婚而告上法庭。法院裁定离婚协议有效,提醒公众假离婚有法律风险,勿因小失大。
正文:
在北京,白女士和黄先生曾是一对夫妻。为了躲避限购政策,黄先生出主意,两人通过“假离婚”来买下第二套房产。离婚协议里条款清晰,所有财产归黄先生所有。白女士没多想,就按照计划买下了房子。买房后,当白女士准备和黄先生重归于好时,黄先生却突然不愿意复婚了。原来,在办理离婚手续期间,黄先生已经有了新欢。
白女士感觉上了当,两人无法就复婚达成一致,最后只能走上法庭。白女士希望废除离婚协议,认为那只是个“假离婚”的形式。但法院认定离婚协议合法有效,白女士之前完全明白协议的法律后果,因此驳回了她的请求。法院最终依照离婚协议判决了财产分割。
这一案件提醒大家,所谓的“假离婚”并没有法律上的立足点。一旦离婚,婚姻关系即告终结,期间的法律权益也将随之改变。若在“假离婚”状态下发生任何情况,从财产分割到子女抚养,都可能引发纠纷。更不用说,如果“假离婚”中的任何一方改变初衷,那么另一方可能付出沉重的代价。故此,这样的做法是极端危险且不明智的。
小编点评:“假离婚”买房的事件并不鲜见,但每每听闻总是令人唏嘘不已。这件事给所有想通过“假离婚”来绕开房产政策的人敲响了警钟。离婚,无论真假,都是对两个人情感和法律关系的深刻改变。当下,越来越多的人为了购房、财务规划等理由选择“假离婚”,认为这是一个无害的策略。但法律的庄严不容挑战,一旦决定走这一步,就意味着必须接受所有潜在的风险:夫妻间的义务消失、财产分割的纠纷、甚至可能出现一方的背叛。
白女士和黄先生的案例,正是“假离婚”风险的一个缩影。当初的简单协议和忽视后果,直接导致了白女士最终的损失。在大是大非面前,黄先生的选择也让我们再次反思:真实的感情和法律义务,不应该成为实现某些目的的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