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助力城市更新,成都老旧小区焕新颜
2024年,全国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8万个,超额完成年度目标。成都作为重点城市,全年改造小区455个,增加209.5%。城市更新不仅改善了居民生活环境,还通过产业升级,提升城市功能。本文探讨了城市更新的政策支持和实际成效,特别是在成都的显著案例。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加力和地方政府的积极响应,城市更新已成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策略。2024年,全国范围内新开工改造的城镇老旧小区达到5.8万个,远超年度目标。在这一背景下,成都作为首批试点城市之一,其改造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
城市更新带来的变化
成都的锦江区金红苑小区是众多受益于城市更新的社区之一。居民甘阿姨表示,改造后的小区环境大为改善,楼面刷新、雨污分流,不仅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2024年,成都改造了455个老旧小区,相较于上年增加了209.5%,这一数字的背后是居民生活质量的显著提升。
产业升级与城市功能提升
城市更新不仅仅是物理空间的改造,更是产业升级和城市功能提升的契机。例如,上海普陀区的“真如境”片区,通过腾笼换鸟,从传统的初级市场转变为数字科创产业集聚区,展现了城市更新在推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上海在2024年完成了31.11万平方米的旧住房成套改造,并启动了21个城中村改造项目,这些措施有效推动了城市的高质量发展。
未来的城市更新方向
随着城市发展进入存量优化阶段,未来的城市更新将更加注重历史文脉的保存与现代功能的结合。成都的猛追湾片区就是一个典型例子,通过改造,这里不仅保留了传统的川剧俱乐部和老剃头铺子,还引入了现代化的商业设施,成为了年轻人的热门打卡地。这表明,城市更新在提升城市形象和功能的同时,也在传承城市的历史文化。
总结
城市更新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居民的共同努力。通过政策支持、产业升级和功能提升,城市更新不仅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也推动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未来,随着更多创新探索的实施,城市更新将继续为城市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