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别人家小区”背后的秘密,如何实现收益分红?

今日热点:成都一

小区

向业主分发26万公共收益。成都市金牛区的保利两河森林小区业委会首次向业主发放公共收益,引起广泛关注。这笔收益主要来自广告费和场地

租赁

费。全国多地小区业委会也开始效仿,向业主发放“红包”。然而,许多小区的公共收益仍未公开,

业主权

益难以保障。要实现“别人家小区”式的管理,需要小区业主和业委会的共同努力,以及对

物业公司

的有效监督。

春节前,成都市金牛区保利两河森林小区的业委会首次给小区业主发放公共收益,总计超过26万元,平均每户可获得300元。这些收益主要来自于小区内的广告费和场地租赁费。消息一出,众多网友感叹“又是别人家的小区”,但其实这并非个例。目前,湖北武汉、江西宜春、湖南长沙、江苏昆山、山西太原等地的小区也陆续向业主发放了公共收益。例如,聊城开发区的百合新城百合园小区在1月18日为居民发放了60元的公共收益。

然而,很多小区的公共收益并未公开,更不用说发放给业主。这其中的问题在于物业公司未能履行合同义务,没有定期公示公共收益,导致收益成为糊涂账或烂账。根据《民法典》第二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利用小区业主共有部分产生的收入属业主共有,业主有权决定其分配方式。然而,一些物业公司无视法律,不愿意公开或发放这些收益。

在这样的背景下,业主们如果想要改变现状,就需要团结起来,推动业委会的改选,并对物业公司进行有效监督。例如,安徽阜阳的一小区业委会通过法律途径,成功要求物业公司返还113万元的公共收益。

看到“别人家小区”能够定期给业主发放公共收益,不少人心生羡慕。然而,这种羡慕背后,是这些小区业主们的辛勤努力和智慧。要想自己的小区也能享受到这样的服务,首先要了解小区内的公共收益情况,并推动业委会和物业公司协商。很多时候,问题的关键在于沟通和监督。业主们需要保持团结,并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而物业公司也应该意识到,透明和公正的管理方式,不仅能提升业主的满意度,也有助于自身的长远发展。此外,主管部门的监督和支持,尤其是在业主维权的过程中,也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在多方努力下,才能让更多的小区成为“别人家的小区”,实现管理的良性循环。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