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全面提升80岁及以上“老老人”服务保障,惊喜不断
今日热点:北京老楼已累计加装电梯4263部。北京将全面提升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的服务保障水平,聚焦养老服务资源,推动医养协同发展,增加养老助餐点和适老化改造项目,为老年人提供更优质的养老生活。
近年来,北京市在推进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针对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年人服务保障方面。市政府表示,将继续提高养老服务资源的统筹调配,聚焦高龄老年人的实际需求,让更多资源向他们倾斜。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郭汉桥指出:“如果我们能够保障好高龄老年人的生活,整个养老工作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年底,北京市常住老年人口已达494.8万人,占常住人口的22.6%,正式迈入中度老龄化社会。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深改委通过了一系列措施,旨在解决高龄老年人的服务保障难题。这些措施包括引入市场机制,培育品牌化、连锁化的养老服务主体,以及推动医养协同发展,打通医疗与养老之间的堵点。
北京市还在积极推进养老助餐点和适老化改造项目,截至目前,已有2256家养老助餐点投入运营,覆盖全市四分之三的城乡社区。此外,老旧小区的适老化改造也在加快进行,已有1060个老旧小区完成了适老化改造,预计年底前还将新增11家老年护理中心和8家安宁疗护中心。
北京在老龄化社会来临之际,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来保障高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特别是在养老服务资源的分配和医疗与养老的结合上有了显著的提升。老龄化社会带来的问题不仅是家庭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北京市的这些举措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龄老年人的生活困扰,也为全国其他城市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创新的养老助餐点模式,不仅解决了老年人吃饭难的问题,还增加了社区的凝聚力。适老化改造项目则为老年人提供了更为安全和便利的居住环境,减少了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不便和风险。同时,医养结合的发展模式也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全面、更专业的医疗和护理服务,让他们的晚年生活更加有保障。
这些措施的实施,不仅有助于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也显示了政府对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视。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类似的创新和实践,为老年人创造一个更加友好和温暖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