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放宽“商改住”,保障房定价如何确定惹关注
多地放宽“
商改住
”政策,各地开始探索收购存量房用于保障房。本文分析了保障房定价的主要方式及面临的挑战,并探讨了各地采用的不同
去库存
措施,展望了未来政策的可能进展。
最近,各地纷纷放宽“商改住”政策,开始探索用现有房源来解决保障房的问题。这个做法很实在,因为可以更好地利用现有资源,缓解住房紧张的局面。但是,如何给这些保障房定价却成了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我们来看看当前的政策背景下,各地是怎么给保障房定价的。
从4月的政治局会议提到要解决存量房问题后,很多城市动作很快,开始探索将存量房转为保障房的方法。截至5月,已经有22个城市发布了相关收购公告,包括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一线城市,以及杭州、苏州、南京等二线城市。不过,大多数城市的公告并没有明确具体的收购量和资金来源,这让实际操作有点不确定。
在定价方面,很多城市采用了“重置成本定价”这种方法。它是根据同地段保障房的土地和建造成本,再加上不超过5%的利润设定上限。这种方法的好处是能够客观反映房屋的真实价值,避免定价过高或过低的问题。重置成本定价包括:土地成本、建造成本和利润上限。不过,执行起来也有不少挑战,特别是土地和建筑成本波动较大的时候,如何准确计算成本成了难题。
除了“商改住”,各地还采取了如房地产以旧换新、降首付和贷款利率、优化供地结构等多种措施来去库存。以旧换新鼓励居民把旧房换成新房,促进了市场流通。降首付和贷款利率则减轻了购房者的经济负担,特别是对首次购房者和改善型购房者来说,是个好消息。优化供地结构通过增加保障性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的供给,平衡市场供求关系。但这些政策在实际执行中也遇到了不少困难,比如资金来源不明确、执行速度慢等。
从全国各地放宽“商改住”政策到探索用现有房源作为保障房的策略,可以看出政策导向明确且务实。这一措施的初衷是好的,可以有效缓解住房紧张的局面,同时节省大量建设新房的资源和时间。然而,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却面临诸多挑战。首先是保障房的定价问题,“重置成本定价”虽然理论上公平透明,但实践中土地和建造成本的波动让这一方式的实际操作变得复杂。其次,资金来源的不确定性让地方政府在实施这项政策时面临很大压力。很多地方政府依赖国资平台自筹资金,但这显然不是长久之计,探索更多元的融资渠道,如发行市政债券、引入社会资本等,是解决资金难题的关键。最后,政策执行的效率和速度也亟待提高。这不仅需要明确的政策细则,还需要各部门间的高效协调。如何在各地实际情况不同的前提下,制定出一套既符合国家政策方向又切合地方实际的操作细则,是未来政策的重点方向。总的来说,虽然面临不少难题,但通过合理的定价机制、多样化的去库存措施和多元化的融资渠道,解决存量房问题并实现保障房的政策目标,仍然是可以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