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个城市放宽首套房认定标准,购房政策更灵活”
今日热点:20城按区认定住房数。近年来,中国多个城市逐步放宽
首套房
认定标准,以激发购房需求。成都等城市已明确仅核查购房人所在区的住房情况,而不再全市范围内核查。这一举措旨在释放更多购房需求,期待未来政策进一步优化。
最近,成都出台了一项新政,将住房套数认定范围缩小到区,这样购房人只需要核查在购房所在区的住房情况。这一政策是继“认房不认贷”之后,又一次放宽了首套房的认定标准,目前全国有超过20个城市开始按区来认定住房套数,部分城市还将住房挂牌计划出售,套数就可以相应减少。
其实,早在2022年8月以来,多个城市的住房套数认定标准就逐步放宽。在政策层面,2023年8月25日,住房城乡建设部、中国人民银行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发布了一份通知,推动落实购房贷款中的“认房不用认贷”政策。这个政策明确了,只要家庭成员在当地没有成套住房,不管是否利用贷款购买过住房,银行业金融机构都按首套住房执行住房信贷政策。广州、深圳、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纷纷跟进,逐步执行“认房不认贷”政策。
多地的政策还提及,将住房挂牌出售,住房套数即可相应核减,比如在成都,如果拟购房所在区有住房且正在挂牌出售,住房套数就会相应减少。广州也有类似的政策,在限购区域范围内,如果居民家庭将自有住房用作租赁住房并办理房屋租赁登记备案手续,或者在广州市存量房交易系统取得房源信息编码并挂牌计划出售的,购买住房时相应核减家庭住房套数。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政策放宽的初衷是好的,目的是为了激发购房需求,推动房地产市场的复苏。然而,每个城市的具体情况不一样,所以政策的实施效果也需要一城一议。比如在成都和广州,新的认定标准确实有助于购房需求的释放,但要真正看到显著效果,还需更多时间和细节上的优化。此外,从全国范围来看,二手房市场表现普遍优于新房市场,这也提示我们,新房市场需要更多有针对性的政策支持。总的来说,政策的松绑是一大利好,但具体效果还需市场检验,未来是否会有更多的政策调整,释放更大的购房需求,我们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