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层高标准提高至3米,居住舒适度将显著提升

今日热点:住宅层高调整会带来哪些变化。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宣布,我国住宅层高标准将从不低于2.4米提高到不低于3米,旨在提升居住舒适度。北京等多地已先行调整层高地方标准,专家认为,层高增加将支持多种装修风格和空间布局,满足现代家庭的多样化需求。

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近日宣布,我国住宅层高标准将从以往的不低于2.4米提高至不低于3米,以进一步提升居住舒适度。这一变化标志着我国住宅建设在追求“好房子”的道路上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层高标准提高将如何影响居住体验

层高,即从本层地板到上层地板的距离,直接关系到居住空间的舒适性。根据我国2005年版《住宅建筑规范》和2011年版的《住宅设计规范》,住宅的净高不应低于2.4米。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一标准已难以满足现代家庭对居住品质的追求。层高的增加,不仅能够提供更宽敞的居住空间,还能为现代家居设备的安装和使用提供更大的灵活性,如**空调、地暖等。

北京等地已先行调整层高地方标准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刘晓钟指出,增加层高可以有效抵消地板采暖等设备占用的空间,从而提升居住的舒适性和便利性。此外,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副院长吴璟也强调,较高的层高有利于采光和通风,这些都是提升居住体验的关键因素。

随着层高标准的提高,房地产企业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专家认为,能够依据新标准,设计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好房子”,将成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这不仅关乎居住的物理空间,更是对现代生活品质的深入理解和不断创新。

阅读剩余
THE END